/

【走进梧州历史】李济深的光辉历程特别策划(二):儒将风范 后辈榜样

2021-11-15 18:02:20

2021-11-15 18:02:20

点击以上可观看节目视频

主持人张潮:10月底,在我市举行的‘李济深与人民政协’座谈会上,受邀参加的革命先辈后人和专家学者畅谈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创始人李济深从投身辛亥革命到筹建黄埔军校,从反蒋抗日到成立民革,到北上参加新政协到成为开国副主席,国家的统一和民主成为贯穿他生命始终的红线。那么在李济深亲属后人的心中,他又是一位怎样的父亲和长者呢?”

女儿李筱松心中的“儒将“


眼前这位和蔼慈祥的老人叫李筱松,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要创始人、第一任主席李济深的女儿,北京西城区民革党员。

温文儒雅,脸上总是露着笑容,人称“儒将”……这是李济深在女儿李筱松心中的形象。

李济深女儿李筱松:我最喜欢这张父亲摄于1925年的照片,荣升第四军军长的这张照片,父亲英姿飒爽,虽然个子不高,但挺精神的,身体特别矫健,这是一个职业军人的气概。”

在李筱松眼里,父亲的一大特点就是广交朋友,人缘很好。父亲朋友特别多,像画家、戏曲艺术家、佛教界人士等,都喜欢和我父亲交往。不过,李筱松也坦言,父亲虽然很慈祥、很温和,但作为军人,他不仅对自己,对家人要求也一贯严格。

李济深女儿李筱松:我小时候,每天早晨都看见父亲夹着一个大皮包出去,晚上什么时候回来就不知道。他每天都在工作,不是出去上班就是同志来找他,他一生都在工作。”

父亲是军人,对我们要求挺严格的,要求我们不能自由散漫,平常我们就是过集体生活,住的学校里,周末回家,而且无论节假日都不允许睡懒觉,到了点那一定要起来,而且让我们一定要把身体锻炼好,他自己平常喜欢骑马,后来岁数大了,他就改变了,他每天都要打太极拳,我们书房外头有一个大阳台,他每天都打太极拳,有一天外面下着好大的雪,我想可能今天父亲不会再去了,我透过玻璃,一看到父亲还在那儿打太极拳,一板一眼的,后来我过去学着他也打,父亲看到我,特别高兴,让哥给我照一张相。

李济深的爱国情怀


李筱松认为,父亲对自己一生影响最大的还是他的爱国情怀。

李济深女儿李筱松:我父亲是1885年出生在广西一个农耕家庭,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教书为生的,所以我的父亲从小也就上了私塾。稍年长一点,就上乡里的大馆,里面有取得功名的人教书,往后不久,市里成立了中西学堂,他又去到中西学堂学习了一段时间。后来广州设了一个两广军事中学,父亲就到了广东黄埔上陆军中学。陆军中学毕业以后,就在新兵当了连长,又当了两年军官,当时正好北方的军咨府保定军官学校招生,他的条件就是必须得有两年当领导的经验,父亲又被选拔去了,就在保定军校,再后来在武大学习,学习期间正好爆发了辛亥革命。”

当时(1911年)李济深正在清政府控制下的保定军校学习,得知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爆发,他就与同校、同寝室的广东同学、同盟会会员何贯中一起投身到辛亥革命中去。李筱松介绍说,李济深从辛亥革命开始就一直出现在追逐自己信仰的道路上。

李济深女儿李筱松:他和同学一起南下到上海参加广东省政府的北伐军,认识了北伐军的总司令姚雨平,姚雨平就让他在部队里当了一个参谋,不久他又回到学校,继续他的学业,毕业以后就在陆大教了5年书。有一年他回去探亲,正好碰到粤一师的老上级邓铿先生,邓铿告诉他孙中山先生在搞武装斗争,还有孙中山的主张,后来他认为,只有孙中山先生的这些理论才是真正救国民于水火之中的。邓铿留他在粤一师当参谋,后来当上了参谋长,不久他因为战功显赫又当上第四军的军长,往后就成长起来了。”

李筱松介绍说,作为一位坚定的爱国者,李济深以国家和民族大义为重,坚持抗日。他敦劝蒋介石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方针,积极声援十九路军进行“一·二八”淞沪抗战;领头发动福建事变,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施行联共反蒋和抗日救国路线;在香港建立中华民族革命同盟,开展抗日反蒋斗争,父亲看透了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政府是反动的、独裁的政府,不愿与其为伍,所以公开反蒋,先后三次被开除国民党党籍。

李济深女儿李筱松:三次被蒋介石开除出国民党后,他觉得蒋介石是独裁的,就不愿意和他们为伍,但国民党是孙中山先生创立的,他不愿意丢失这块牌子。有同志说,不要再用国民党这个名字,他苦口婆心地说这是孙中山创立,咱们还要用这个名字,给它改一个叫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后来就请宋庆龄先生担任名誉主席,宋庆龄欣然同意。毛主席知道我父亲学生桃李满天下,就请父亲担任新政协(领导之一)。”

李济深的爱国情怀也延续到了儿女身上。李筱松回忆,父亲要求自己从小就要爱国。

李济深女儿李筱松:我父亲是孙中山先生的学生,忠实的信徒和忠实的践行者,他一辈子都践行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然后要求我们一定从小就要爱祖国,他也经常给我们讲这些英雄的故事激励我们。父亲一辈子不喜欢权利,因为父亲就是在1948年的时候,各种势力有美国的势力,还有孙科的(势力),国民党的人都来拉拢我父亲,父亲不为所动。父亲说中国还是要统一的,他说只有共产党才能带领人民走上富足民主的道路,后来他就决心跟共产党合作,第一次是国共合作,第二次就是抗战的时候合作,最终接受了共产党的领导。”

李筱松说,父亲为国家、为民族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下一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永远值得学习和怀念的。

李济深女儿李筱松:父亲最后写下一首诗就是‘十年建国万年红,衡麓光辉永照中,我与人民宏愿在,及身要见九州同。’诗说明了他的这种(精神),对孙中山先生未竟的事业(继续的决心),一定要在我这一代实现。”

鼓励后人为国为民作贡献


李济深有句座右铭:“但令身许国,何必列王侯”,对子女们影响深远。李济深的后代人才辈出,有十一个孩子,李沛文、李沛金、李沛钰、李沛琼、李沛瑶、李沛钤、李筱薇、李筱莲、李筱桐、李筱菊、李筱松。他经常对孩子们说:“一切都要靠自己的真本事,你们不要坐在我的肩膀上。”

李崴的母亲李筱菊是我国外语界著名学者,是最早一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高级知识分子,也是民革党员,曾任广东省政协常委。李崴曾任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常委、民革广东省委副主委、广东省侨联专职副主席(巡视员)、江门市副市长等职务。

李崴说,从小就听母亲说关于外祖父李济深革命、爱国的故事,李济深给子女后代最大的财富,就是他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忧国爱民思想,他也不希望后代从政,希望儿女们学技术,投身到祖国建设。李家第二代中,自从李沛瑶去世后,大多从事科教工作。

李济深外孙、广东侨界人文学会会长李崴:(李济深)很鼓励我们工业救国,因为现在已经解放了,你们最好从事工程师、科学家、医生工作,从这些方面造福于我们中国人民大众。结果是,我大舅舅出去留学,学习农业,回来就是在农学院里面教书,我的二舅舅,在美国是一个化学工程师,我的三舅舅,在广州是一个饭店经理,是国营饭店,六舅舅在北京是工程师,我妈妈在大学里教英语,然后一直教英语到退休,也为高考的改革做了贡献。这个就是对我们的影响。”

李济深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是为民族解放、为追求祖国统一而奋斗的一生,他爱国、无私奉献、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品质与当下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谋而合。


记者|黄武裕 李永峰 元宏铭 张朝

编辑|陈欣妮

审核|莫丽标 杨子雄

监制|周春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