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丨全力为壮乡人民创造更美好的幸福生活
报纸版面截图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习近平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西时的“4·27”重要讲话,为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创造幸福美好生活注入强大动力。
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我区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奋斗目标,下大力气保障和改善民生,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这5年,我区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把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点击观看视频《5年·壮美广西⑦丨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切实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制作:何兴强 李林
广扩就业路 社保安民心
11月1日上午7时,浦北县龙门镇平垌村村民余明连按时从家里出发,骑着小电车约10分钟便能入厂工作。
3年前,一场乡镇企业招聘会开到了村里,外出务工多年的余明连本来只想去现场“碰碰运气”,却“意外”实现了赚钱顾家两不误的愿望——“每个月能挣3000元左右,还能照顾老幼,日子真的是越过越好!”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稳则民心安。5年来,我区扎实做好稳就业保就业工作,不断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建立健全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联动机制,实现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的良性互动、相互促进。
从优化就业服务、扩大政策覆盖面、简化就业手续等方面,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任务落实到位;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线上线下专项招聘活动,促进劳资双方高效便捷对接;采取“互联网+退役军人”就业服务模式,广泛开展退役军人就业推荐活动,并引导退役军人入乡返乡就业创业……一系列力度大、靶向准的措施,让就业优先政策成效显现,就业局势保持稳定、趋势向好。“十三五”期间,全区城镇实现新增就业共206.4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增373.53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5年来,我区社保水平稳步提升。社会保障这张“安全网”“民生网”越织越密、越织越牢——
社保覆盖更全面。今年8月,我区全面放开快递小哥、外卖配送员等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户籍和地域限制,将其纳入养老保险范围。截至9月底,全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960.41万人,超额完成国家下达任务。
社保政策更惠民。我区连续每年同步上调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逐年上调全区工伤保险待遇水平,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从2018年的每人每月108元提高至每人每月131元。失业保险金标准连续提高,失业保险保障范围进一步扩大。
经办服务更优化。全区14268个行政村全部配备“广西人社村级服务平台自助终端”,群众在家门口即可办理20项常用就业社保业务;推进社会保险公共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全区通办”。
破解看病难 守护大健康
一个地区的居民健康水平,是衡量民生幸福指数的一把标尺。
2020年,我区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上升到78.06岁,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8.37/10万,婴儿死亡率下降到2.51‰……5年来,我区居民主要健康指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位居西部前列,人民健康水平实现新跨越。
“多亏医生建议去做免费地贫筛查,让我们拥有了健康的宝宝。”不久前,在自治区妇幼保健院举办的地中海贫血防治宣传活动上,博白县的刘女士一家特地前来表示感谢。
地中海贫血曾是广西出生缺陷的主要病因,成为许多家庭难以承受之痛。
2018年7月,我区在全国率先启动严重类型地中海贫血胎儿“零出生”计划;2019年,再次将地贫防治工作纳入省部共建内容,进一步加大攻坚力度;如今,全区已实现免费地贫防控服务生育夫妇全覆盖,地贫患儿医疗保障水平和接受规范救治比例不断提高。
在人民诉求全面升级的时代,民生的痛点就是改革的着力点、发展的落脚点。
2017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全区卫生与健康大会,形成了“2+9”文件框架,标志着健康广西建设顶层设计基本形成,并明确了今后5—15年的发展目标、方向、任务和路径。
5年来,自治区卫生健康和医保部门始终把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惠民、利民、便民”上出实招。
病有所医,是老百姓基本的需求。围绕着“抓两头,强中间”,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十三五”期间,我区投入164.7亿元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行动计划,初步构筑起县乡一体化的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历史性地消除了全区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空白点”。同时,全面贯彻国家基本药物控制,实施综合改革试点,有效满足群众基本用药需求,减轻患者用药负担,解决“看病贵”难题。
人民期盼不再因病在脱贫道路上“掉队”。医保部门着力实现居民大病保险全覆盖,并通过“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服务”等工作,有效破解群众最关心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2019年以来,我区率先组织以整省(区)推进药品集团采购,将高血压糖尿病门诊用药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取消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加成,探索降低虚高药价各种措施,使患者获得更多改革红利。
2020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自治区党委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全面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2020年3月17日,随着最后1名85岁的患者治愈出院,我区在全国较早实现了新冠肺炎本地确诊、疑似病例“双清零”,成为全国率先全面投入复工复产的省区之一。
当前,“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成为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重点。10月17日,全区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7473.86万针,任务完成率超100%,提前完成国家下达的全程接种任务;10月底,启动3—11岁人群接种工作……同时间赛跑,与疫情较量,我区正在向构建全人群免疫屏障迈出坚实步伐。
着力促公平 立德育人才
在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山区的板升乡,弄勇小学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传出朗朗读书声。曾经,这所学校部分学生要“过天梯”上学,在泥瓦房上课。如今,学校不仅建起了标准化运动场、教学楼,还设立了多媒体教室,配备了远程教育系统。
“最美的风景是学校”,如今在我区不少山区已成为现实。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十三五”以来,我区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连续实施广西教育“双千计划”和广西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多措并举促进教育事业跨越发展,广西教育发生了格局性变化。
过去5年,广西新建学校1500所,改扩建学校2万多所,新增学位114万个。25所高校启动建设新校区,已建成14个新校区。到2020年,全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1%,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6%,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1%,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7.9%。
“绝不能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而失学!”“十三五”期间,我区下达各学段学生资助资金261.38亿元,资助学生1652.44万人次,建档立卡贫困户就学子女应助尽助。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155.11亿元,受益贫困学生94.19万人。
让更多的孩子获得优质的资源、能够上好学校。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实现县县全覆盖,广西每个县都有一所示范性高中。
“十三五”期间,广西高职院校建设成就斐然,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有4所,自治区级有19所,“双高”学校占全区高职学校的43%。
5年间,我区本科高校有135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新增博士授权单位1个、硕士授权单位1个。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66个。14个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全区高校共获9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广西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高校牵头项目占比在40%以上。近年来,广西高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148人,5年累计引进和培养优秀中青年人才6000余人。
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广西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5年。近年来,广西输送高校毕业生累计115.45万人,初次就业率一直排在全国前列,初次就业率多年保持在90%以上,职业学校累计输送176.9万技术技能人才。
今年10月,《广西教育提质振兴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广西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相继出台,经过不懈努力、奋斗,广西教育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图片专版丨写好民生答卷 擦亮幸福底色
报纸版面截图
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
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广西始终把民生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坚持不懈改善和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特别是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我区以更有力的举措来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夯实民生之本,擦亮幸福底色。
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广州办事处、广西驻粤团工委和广东省广西商会共同组织的2021年广西在粤务工农民工春节“温暖回家路”专列,1月31日从广州南站发车,609名农民工在做好个人防护工作后,搭乘免费动车返回广西过年。 蒋卫英 林永 摄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扎实做好稳就业保就业工作,不断强化就业优先政策,让就业优先政策成效显现,就业局势保持稳定、趋势向好,同时也让“劳有所得”4个字的含金量越来越高。
随着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全体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图为2018年5月30日,南宁市一处重大项目工地为一线建设者举行集体婚礼。广西日报记者 何学俏 摄
广西加快健全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养老服务工作健康发展。图为10月16日,南宁市新竹社区工作人员在给老人办理养老业务。广西日报记者 何学俏 摄
稳步提升社保水平。今年8月,我区全面放开快递小哥、外卖配送员等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户籍和地域限制,将其纳入养老保险范围。截至9月底,全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960.41万人,超额完成国家下达任务。
全国首个灵活就业人员合法权益保障联动化解中心在南宁市高新区正式成立,为灵活就业人员合法权益提供保障。图为10月20日,中心工作人员在辖区快递点为快递员宣传法律维权知识。广西日报记者 徐天保 摄
广西不断创新农村教师补充机制,通过特岗招录、定向培养、社会招聘等方式充实农村中小学校师资力量,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图为10月13日,在融水苗族自治县红水乡黄奈村小学,特岗教师正在为同学们上语文课。 吴小舒 摄
构建全人群大健康。疫情防控的危急时刻,自治区党委、政府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自治区卫生健康和医保部门始终把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惠民、利民、便民”上出实招。5年来,我区居民主要健康指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位居西部前列,人民健康水平实现新跨越。
广西持续强化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能力建设,接种工作得以安全有序推进。图为11月3日,贺州市全面启动3—11岁在校(园)学生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进一步筑牢免疫屏障。覃秋零 聂志成 摄
广西不断强化政策、资金、用地保障,让群众实现从“住有所居”到“住有优居”。图为2019年12月27日,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武宣库区动迁移民喜迁新居,开启幸福新生活。 陈冬梅 摄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首次实现“双清零”,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双减”工作决策部署,全区实现课后服务全覆盖,学科培训机构目前已停开超六成,取得了良好成效和社会认可。
广西沿边地区大力开展边贸扶贫工作,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带领边民增收致富。图为2020年12月31日,凭祥市上石镇举行2020年边贸合作社第四季度分红发放大会。广西日报记者 莫 迪 通讯员 庞立坚 摄
全区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通过开展志愿服务、精细化城市管理等,共建文明新风尚。图为2020年11月20日,桂林市获得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市民群众纷纷走上街头参加庆祝活动。广西日报记者 游拥军 摄
民生提质不停歇,敲开幸福生活门。站在新时代新的奋斗起点,落实“国之大者”,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壮乡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
广西大力推进全民健身工作,广泛开展各类人群的全民健身赛事和活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满意度显著提升。图为2016年12月4日,众多市民参加南宁马拉松比赛。 广西日报记者 周军 摄
来源丨广西云客户端
编辑丨潘嘉敏
审核丨杨子雄
监制丨周春波